今天大叔要講古,講一款在台灣被低估的老車:Suzuki Bandit (海盜車系).
你,是不是沒聽過這款車?
但其實這款車在歐洲有輝煌的銷售歷史,以大海盜(Suzuki GSF1200 Bandit)為例,1997年甫推出市場便在歐洲賣了11,031輛。而銷售居第二位的競爭對手,Yamaha XJR1300 卻只賣了4,000輛。直至1999年,兩者的銷售數字才稍為拉近(Bandit1200:8,169,XJR1300:6,834)。
大海盜簡史
Suzuki Bandit(海盜)這款車的面市,鎖定的販售對象是那些認為在馬路上騎仿賽車太辛苦,又對巡航車(美式街車)感到厭倦,但對性能有一定程度要求的騎士所設計的.她綜合了高性能以及在當時較為現代的外型與輕鬆的騎姿於一身,卻仍保有極大的騎乘樂趣,而且不會掏空騎士的口袋.(Suzuki 當時應該是沒預料到機車市場在未來居然也會燃起復古風,不然把多連桿設計拿掉裝上兩根後避震更有古味~不過好像沒差,鈴木總是跟自己玩,不管其他廠家)
海盜家族車系分為S版以及N版.簡單以外型來分辨,S版車型具備半罩式整流罩主打跑旅市場,而N版則定位為 Street Fighter,是傳統街車的圓燈樣貌.Bandit 沒有咄咄逼人或憤怒的外表,但確有傳統跑車的美感.
車系編成
- GSX150, 147 cc 水冷 (2018–present), 就是大家熟悉的小阿魯的街車版
- GSF250, 248 cc 水冷(1989–2000)
看這四缸排氣管的排列方式,是不是跟現今某大賣的四缸車的美學設計很類似啊? - GSF400, 398 cc 水冷 (1989–1997)
1990年, Suzuki 推出了 Bandit 400 Limited 子彈頭的版本,這比例屌打某牌 Cafe Racer 車款 - GSF600, 599 cc SACS油冷 (1995–2004)
- GSF650, 656 cc SACS油冷 (2005–2006), 656 cc liquid-cooled (2007–2016)
- GSF750, 748 cc SACS油冷 (1996–1999), 外觀跟GSF600幾一樣,照片略
- GSF1200, 1,157 cc SACS油冷 (1996–2007)
- GSF1250, 1,255 cc 水冷 (2007–2016)
除了GSX150以外,所有的成員都是使用 DOHC 並列四缸每缸四氣門的引擎,而且初代都是繼承自自家跑車:
- GSF250,移植自GSX-R250R的水冷式並列4汽缸引擎
- GSF400,移植自GSX-R450R的水冷式並列4汽缸引擎
- GSF600,來自於 GSX600F(KATANA 600)
- GSF750,來自於 GSX-R750的水冷式並列4汽缸引擎
- GSF1200,來自於經典傳奇 1986 GSX-R1100(阿魯1100)
但所謂的移植並非直接搬過來安裝至海盜車系上,引擎峰值馬力都經過下修而排氣管也經過重新設計,以強調低轉時即可獲得的高扭輸出來提高實用轉速範圍的性能.

以大海盜身上這顆來自阿魯 1100 的經典化油器油冷引擎來說,在經過高達116項的修改後,將原本的 156hp@10000rpm 暴力輸出(請注意,當時是1996年)調降為 98hp@8,500rpm,但扭力峰值 91.7Nm 在 6,500rpm 就出現了(這比原本的引擎轉速足足提早了 3,000rpm),而且早在 3,000rpm 即可釋放80%的扭力,儼然就是街頭霸王的設定.
引擎進化
為因應更為嚴苛的環保法規,在2007年,Suzuki 對 600cc 以及 1200cc 的引擎進行了近乎全新開發的變更.(以下以1200cc為例說明)
首先是擴大排氣量
缸徑維持不變,而衝程長度由59mm增長至64mm,排氣量由1157cc增加至1250cc。
冷卻方式由油冷改變為水冷引擎
因此引擎的外觀也完全不同。很神奇的是,加了排氣量、水道,Suzuki 居然可以把引擎做的比原本的還小!這是什麼妖術?
供油系統由化油器改為電子燃油噴射系統
配備 Suzuki 跑車都一致採用的 SDTV 雙油喉閥門技術來提升油門反應和細緻度。其他噴射供油技術包括 ISC 怠轉控制、PAIR 減省廢氣裝置、含氧感知器和觸媒轉換器也都一應俱全。
變速箱由五前速改為六前速
這對於提升極速和改善各檔位的馬力銜接都有莫大幫助。除此之外,額外增加的雙平衡軸,也大幅降低引擎的震動,帶來更為舒適的操駕感受.
引進新的現代跑車引擎技術
合金活塞、SCEM 耐熱耐磨汽缸壁,PVD 活塞環技術等都能增加汽缸的運動性、耐用性和密封性.不僅讓 Bandit 1250 更耐用,扭力特性更強,同一轉數之下,無論是馬力或扭力都會有更強勁的輸出。

以上的進化帶來了一個瘋狂的輸出綜效,雖然最大馬力僅僅增加 2hp 來到 100hp(馬力不是本車的重點),而最大扭力也稍微增加一點來到 10.9kg-m,但發生在 3,500rpm!這是什麼概念?油門一轉就給你最大扭力,一言不合就彈射或前輪浮舉,而且後面還有 5,000 轉的加速區間給你使用!
簡直像是一台可以拉轉且具備四缸聲浪的單/雙缸車~
這車跟大叔我有什麼關係?
是的,跟你可能猜想的一樣,我入手了一輛 2007 GSF1250 Bandit ABS~
濫觴
大叔的後座雖然只偶爾會一起騎車出遊,但幾乎每次出門都是多日的長行程.不論如何休息,待在車上的時間都不短,即使短刀的後座已經比絕大多數的大型重機好坐許多,但身高較高的她還是不免會感到不適.除了較扁的坐墊外,較小的車身也就造成後座膝蓋彎曲角度較大,長途下來累積的酸痛感還是多少會影響旅遊品質,這情況在冬日更顯嚴重.
因此,大叔其實默默地找尋後座更友善的車種已經很久了,期間當然考慮過以下這些車種,不過都被大叔排除了.(基本上共通的問題:塞不進原本短刀的停車空間+平常一個人騎太大不方便+大叔我買不起)
- 多功能車:如鈴木的 Vstrom DL650/1000, BMW GS1250.聽說會好坐到讓後座睡到不成人形.
- 大型旅行/巡航車:如 Honda Goldwing 或 CTX, Yamaha FJR1300.舒適性絕對一流,但以大叔的個性,騎這類型的車,我會認真考慮開車出門…
- 超大型野狼:如 Honda CB1100/1300,Yamaha XJ1300 或 Suzuki GSX1400.這些車具備平坦、厚實的椅墊,相信載人也一定舒服.(其實大海盜應該被歸類在這類型,只是被油冷怪擠出名單了)
- 大羊:大叔認定黃/紅牌大型速克達是功能型的車輛,具備路權可使用快速道路、舒適的前后座以及便利的儲物空間,方便、快速又舒服的在不同地點中穿梭.但少了兩樣讓大叔想騎車的特性:使用離合器換檔以及澎湃的聲浪(非指路上狗X吵的改裝排氣管),少了就不對味 .
機緣

一個因緣際會,車友介紹去看了一部油冷大海盜 Suzuki 2006 GSF1200 SA Bandit.車格比短刀大不少,動力相當不俗,後座也更舒服,是個可以認真考慮入手的選項.而且,這部車可是沿用 GSX-R1100 的引擎進行修改,在台灣若想一嚐油冷大阿魯那顆經典引擎並合法上路的話,這可能是唯一的選項.大叔有心動.

這輛車車況雖不太差,但仍需要整理.本想先收集資料研究後,隔天再做決定.沒想到,當天晚上車主就告知已經與其他買家成交了!
晴天霹靂~晴天霹靂啊!
這事件真應證了,好車是不等人的,連考慮一晚的幾會都沒有.不過經過這次,「大海盜」這名字便一直常駐於大叔尋車的口袋名單了.
妥協
經過三年不是很積極的尋找,都沒有機緣遇到其他車主要釋出油冷版本大海盜(GSF1200)的消息,但社群媒體上卻不時出現水冷版本(GSF1250)的出售刊登.大叔原本對於水冷版那多出的 50cc 很感冒,不但每年的牌照稅+燃料費要多支出約 NT$3,000,而且也不是油冷大阿魯的嫡傳引擎.原本完全不考慮,但某日盯著出售文章仔細分析得到新引擎的大海盜擁有這些優勢:
- 老油冷引擎號稱不會壞,但化油器問題卻不好搞
- 新的噴射引擎更為穩定,更好維護(料件應該也更好找)
- 難道不想擁有一輛在 3,500rpm 就輸出最大扭力 10kgm 的車?
- 不是一直覺得短刀太精緻迷你,不太像「重機」?這隻夠大了吧?
劣勢,但似乎都可以克服:
- 每年多花 3,000,但換來後座能有更為舒適的坐姿不好嗎?
- 更重的車重,強迫自己運動不好嗎?
- 較高的油耗,19KM/L的油耗(能源局測試資料)相對於短刀油門亂轉都能有23KM/L以上(實際用車資料),的確不好看.但每年油料的實際支出差異是能大到多少?
- 要重新研究零件規格與取得門路,但這聽起來很有趣不是嗎?
於是,大叔對賣家隨便出了一個有落差的價格來看緣分,沒想到,緣分就真的這麼來了.大叔將再續篇紀錄拿到車後的種種,只能說買老車最好還是自己要能動手,不然別碰!
番外篇
大叔看過把樣子改成 Suzuki 經典車款 Katana 的作品中,就屬用大海盜改的最正點.分享網路取得的照片給看倌欣賞一下.

若大叔又不小心找到整組車頭,也許會搞上去?

是個混血中年大叔,混台閩以及客家兩種極為優秀的血統.
喜歡搖滾樂、電玩、電影、汽車、大型重機以及偶爾的登山健行.靠電腦為生,略懂音樂、美術、攝影、網站、數位行銷、程式.家中的外號是修修人,常常 DIY 這修修那補補.
星際大戰的忠實粉絲,近幾年只玩「星際大戰 戰場前線」系列遊戲.偶爾會錄製遊戲畫面假裝自己是有名的實況主…
這沙發我要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