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機場à關西空港à京都車站à飯店check inàBig Camera & 京都車站內閒逛
早上9:15的航班,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,進了樂桃的機艙內,的確比較一般印象中的航空公司的空間小,不過好在我們還不算胖,整個飛航過程也沒有擁擠不適的感受。只是,從未搭過廉航的我們,以為空服員至少還會供應飲用水,就傻傻地登機,一路渴到日本…。
在二個多小時的飛行後,終於看到大片的陸地,伊娃的心裡不停地吶喊著:日本,我來啦!久違的日本行,真的要開始了,要開始了!
只是…出關之後,大廳的狀況怎麼和二年多前的印象差那麼多,好陽春的感覺,如果不是到日本,我幾乎要懷疑這棟建築可能是鐵皮屋搭建的。後來才知道,廉航的停機地點是屬於第二航廈,伊娃當年參與的【美魔女人妻團】是在華麗的第一航廈進出,才有這樣的錯覺。
看看時間,也該是午餐時間,我們先在二航廈內的小7挑選了一盒壽司墊墊胃,也買了瓶裝綠茶解渴,就是要把肚子預留空間希望到達京都時,還可以繼續享用其他美食。
搭上接駁車,運轉手先生協助我們將行李妥善放置,即使旅客們大大小小、高矮不一的行李箱,運轉手先生仍是一件一件謹慎的放定位,在確認乘客們都已上車就座之後,就小心翼翼地發動車子開往一航廈。
我們到了傳說中的JR綠色窗口,雖然排隊的人龍很長,消化的速度並不慢,而且當我們進入辦公室內後,就有好幾位會說外語的小姐陸續來協助我們,在她們的制服上就有名牌註明中文、韓文、英文,都不怕溝通不良,還會依照我們的行程提供購票建議。
我們買了大部份的人會買的「ICOCA & HARUKA」套票,主要是讓我們從關西空港到京都、大阪都可搭的票。ICOCA就比較像是台灣的悠遊卡,在買套票時,也同時將1,500日幤儲值進去。之後不管是在便利商店、購買地鐵票或是路邊的販賣機(有貼ICOCA標籤的),都可以使用,算是不錯的。
接著就是到月台等候「關空特急HARUKA」,這班車途中只有停靠大阪環狀線上的幾個大站,天王寺站、新大阪站、京都站,相較「關西快速電車」快很多,而 我們在回程搭乘「關西快速電車」發生了一段小驚魂,容後再提。
在搭乘「關空特急HARUKA」時,伊娃目不轉睛地一直看著窗外,總覺得非得把眼前的景色都記在腦海裡。艾瑞克上回到日本遊覽時,就是和伊娃的蜜月旅行,雖然平時在家常常和伊娃一起收看日本台的節目,但實際再親眼見到日本的一切時,還是會忍不住說:怎麼有這麼變態的民族,到處都那麼乾淨!
京都車站,是一整個多功能複合式建築,車站內具有運輸功能外,另外還有伊勢丹百貨、京都劇場、京都飯店,車站外還有Porta地下街,一整個就是不用走出來也可以好好逛很久的地方啊。不過重點還是要先到飯店check in,趕快把行李卸下,才能更輕鬆地去逛街。
《ホテル法華クラブ京都》就位在京都車站正對面(塩小路通上),入口處不大,是屬於深長型的建築物,1樓是餐廳,要搭手扶梯上2樓才會看到飯店的接待櫃檯。由於我們已經完成網路訂房,所以check in的手續並沒有花太多時間,倒是櫃檯接待員用日文和伊娃嘰哩咕嚕地說了一堆,伊娃半聽半懂地往另一側的小櫃子看,原來是飯店很貼心的針對女性住客,提供了免費的住房贈品(三選二),伊娃選擇了面膜&眼膜,另一個贈品在當時因為引不起我的興趣,所以現在即使有照片留底,但想破腦袋,也回想不起來是什麼東西(^^’” )。
這次的行程,我們在京都要待三個晚上,因為研究過我們要去的景點幾乎都是以京都車站為出發中心,所以當然是選擇待在同一間飯店,省去收拾行李、不斷換房的麻煩。我們的房間位在九樓,不算小,因為裡面有三張單人床(哈哈),衛浴設備很齊全,四樓還有投幤式洗衣機,以及烘衣機各二部,對於伊娃來說,這是非常好、非常貼心的設備,伊娃最愛洗衣服了,而且洗完烘完後的衣服,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再繼續穿搭出門,所以也不怕衣服帶得不夠多。
在洗衣間的另一旁也設置了飲料的自動販賣機。對了,講到這裡,不得不說,在日本的這幾天,到處都是自動販賣機,走在路上即使找不到商店也不怕口渴,而且,連啤酒、香煙都大喇喇地直接在路邊的眅賣機裡陳列,心裡都會犯嘀咕:這根本是鼓勵小孩踴躍去買吧?
稍事休息後,我們就先往第一站~Big Camera做為今日的起點。Big Camera就在京都車站斜後方,一整棟建築全都是BC的勢力範圍,裡面琳瑯滿目的各式3C產品(還有一區在賣酒…),艾瑞克比較有興趣的相機,他仔細地看了看、比了比、算了算,相機本身並沒有比台灣的價格便宜多少,鏡頭是有點價差,而相機包包又沒有他中意的類型,便很冷靜地帶著伊娃從BC離開去覓食了。
講到吃飯這件事,來到日本就是要吃美食的,我們在行前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太多功課,伊娃的想法是能夠品嚐一般市井生活的在地飲食,是不是”有名的”美食,倒是其次。網路上有很多部落客的推薦文,我不會懷疑,但好不好吃,是件很主觀的事,伊娃想藉由這次的美食盲行,發現屬於我們自己喜愛的美食。
走出BC後,和艾瑞克討論了一下,決定先在路邊走走看看,沿路看到幾家小店,不外乎是燒鳥、拉麵或丼飯,都是伊娃想吃的,後來在一家很像「吉野家」的店門口停留,因為被店門口的菜單給吸引住(有麵、有飯、還有啤酒),想想今天一天下來也沒真正吃到什麼(別忘了午餐只有在小7購買的一盒壽司,還是二個人均分…),所以進了店家後依據自動售票機上的套餐選項,我們選擇了綜合式的套餐,就像是在電視節目裡看到的那種以飯為主,搭配麵食及其他小菜的套餐,再各自加點一杯生啤酒。
艾瑞克點了南蠻雞+麵套餐,伊娃點的是炸豬排+麵套餐,東西上桌時真的是忍不住吞了一大口的口水,醬菜好好吃、米飯好好吃、麵好好吃、啤酒好好喝。艾瑞克吃到後來,都要吃不下了,直呼「怎麼吃得完!」伊娃倒是發揮了強大的進食能力,吃光光也喝光光,一點兒都不剩喔~(剔牙)
其實在這家店的對面(就是馬路對面)還有二家店,其中一家像台灣的啤酒屋,標榜著海鮮炭燒,看起來就是很合我們倆的口味;另一家則是比較標準的燒烤店,我們決定第三天晚上要來海鮮炭燒啤酒屋,好好感受日式啤酒屋的氣氛。
吃完飯後,我們繞著那一區繼續往前行,又看到好幾家餐廳,伊娃在心裡也默默地列入接下來可用餐的名單裡。最後逛回到京都車站時,我們乘坐手扶電梯,到達約莫在4樓的平台區往上瞧,有一大片的LED燈光show,主題是隔天(10/22)要在京都御苑進行的「時代祭」。
「時代祭」名列日本的三大祭,時代祭舉辦的由來在一百多年前、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,以及慶祝平安神宮創建而舉辦的祭典。在西元1895年、明治28年10月25日舉行了第一次的時代祭,第一次的祭典只有單純的向平安神宮參拜。從第二次開始,為了讓祭典更加盛大,於是加入從前京都的生活、風俗和當時著名人物的展演和遊行活動,並以桓武天皇長崗京遷都平安京的京都生日:10月22日為每年舉辦時代祭的日期。
這次在出發前的行程規劃,我們發現行程中的第二天可以遇到京都的年度盛事「時代祭」,整個遊行活動,會以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人物打頭陣出場,接著就像是歷史回溯,往前推到各個朝代,而遊行人物也會依據時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裝扮,應該是會非常好看(光是看網路上其他人PO上去的照片,就覺得很精彩)。
回到京都車站的LED燈光show,透過不同的燈光排列,看得出人偶圖案、時代祭字樣、還有坂本龍馬字樣,讓經過的旅客都忍不住停下腳步欣賞這一美景。艾瑞克當然是拿起相機拍個不停啦。
之後我們到了頂樓欣賞了京都車站週邊的夜景,走了一趟「拉麵小路」,要不是肚子已經飽到再也吃不下,真的會很想坐下再繼續挑戰。接著經過空中走廊來到車站的左側,就是京都劇場&京都飯店這一區,在挑高的中廊處和對向的京都塔合影,就回到飯店休息了。

我是波波豬。 女豬,已婚, 嫁給一個黑狗兄,生了兩顆皮蛋, 老大是「野馬」,老二是「潑猴」。
波波豬隸屬六年級前段班, 掐指算來, 已經非常地不年輕了! 不過, 不知道是波波豬仍保有一份赤子之心, 還是其實根本就是個不思長進的敗類, 波波豬到現在常和比自己年輕的幼齒們混在一起, 老是幻想些不著邊際的畫面, 以及為了一些沒什麼梗的笑話而竊竊訕笑。 波波豬有時候,會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存在, 就像個少女般的自艾自憐; 有時候,會對於生活週遭的事有感而發, 而寫一堆五四三的想法; 有時候,工作上疲憊到只想讓腦袋放空, 回到家只想和沙發融為一體; 不過,偶而會有文思泉湧,一堆話不吐不快的時候, 這裡就是我最好的抒發空間.
不討厭我的,歡迎偶而路過來看看; 看不慣我的,只能說緣份不夠,慢走不送。
這沙發我要了